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出自唐代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译文往前不见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注释前:过去。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后:未来。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赏析此句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描写诗人登幽州台时的所见所思,“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诗人以慷慨悲凉的笔触,抒写了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原文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往前不见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自己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注释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
幽州台:即黄金台,战国时期燕昭王筑,为燕昭王尊师郭隗之所。其真正的故址位于河北省定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公元696年(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参考资料:完善
1、
王运熙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46-47
赏析
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敢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诗歌写登上幽州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时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是一声人生短暂的感喟。诗人纵观古往今来,放眼于历
简析
《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古体诗。全诗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其结构紧凑连贯,又留有充分的空间。它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发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出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的压抑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典型的社会意义。
陈子昂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154篇诗文 ► 324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