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
出自元代刘因的《秋莲》
译文盛开在夏季的莲花到了秋天经受不住风霜的侵袭而渐渐凋萎了,淡淡的香气飘得很远,是想同谁人通消息呢?
注释亭亭:耸立的样子。不自容:形容荷茎细弱不能自持。杳杳:深远的样子,此处形容香气飘得很远。欲谁通:想同谁人通消息呢?
赏析此句开笔于“瘦影”二字,写出了“秋莲”枯衰的躯形,虽然仍是“亭亭”竖起,却瘦弱乏力,难以自持,暗示诗人自怜、自叹的种种辛酸情绪。
原文
刘因《秋莲》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盛开在夏季的莲花到了秋天经受不住风霜的侵袭而渐渐凋萎了,淡淡的香气飘得很远,是想同谁人通消息呢?
在江清月冷中,更不能让人忍受的是秋莲的花叶已经败落了。
本来还以为莲蓬成长起来可以保持秋莲的晚节,哪里知道白露之时秋风已经刮起。
大自然的变化和人世的
创作背景
刘因是南宋入元的遗民,具有浓重的遗民思想。宋亡后他一度被迫仕元,任赞善大夫之职,虽然不久借口母病辞归,但始终悔恨自己的失节。这首诗就是抒发这种感情而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于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赏析
孟浩然诗有“看取莲税净,应方不染心”之句;周敦颐谓。莲,花之君于者也”,极赞其。出淤泥而不染”。自古以来,莲花便是人们心圆中高洁品性的象征,诗家墨客每每称叹颂美,寄情写意,留下不少名篇佳句。
然而,刘因这首《秋莲》却独脱旧制,不是正面歌颂莲花之洁美形质,而是以深沉抑郁的
简析
《秋莲》是一首咏物寄意诗,诗人借秋莲受到风霜摧残而凋萎的景况自喻,发抒感慨。首联写秋莲“瘦影亭亭”的情态和“淡香杳杳”的品性;颔联写秋莲“翠减红销”的衰败和“江清月冷”的寂寞环境;颈联写秋莲遭遇白露秋风,身不由己,难全晚节;尾联抒发面对盛衰变化现实的慨叹。全诗形象鲜明、含蓄婉转、寄托遥深,处处将
刘因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276篇诗文 ► 32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