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下载APP
推荐 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

译文什么时候能载酒来这共饮,于重阳佳节对酌同醉。

注释何当:商量之辞,相当于”何妨“或”何如“。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之极,九月九日故称“重九”或“重阳”,魏晋后,习俗于此日登高游宴。

赏析此句照应全文的内容,既明点出“秋”字,更表明了诗人对张五的思念,从而显示出友情的真挚。

古文岛 APP客户端 立即打开

原文

孟浩然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 一作 始)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沙行 一作:沙平)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洲 一作:舟)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登上这白云缭绕的万山峰岭,心头升起一种超脱尘俗的喜悦。
我试着登上高山遥望远方,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愁绪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天边林中树木好似颗颗

阅读全文 ∨

赏析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此诗围绕清秋季节登高来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先写为望友人而登高,故“心随雁飞灭”。因薄暮时思念之“愁”和清秋之“兴”无法排遣,更因登高而望,只见“归村人”,而不见友人踪影,所以要相邀重阳节携酒登高而醉。全诗用极洗练严谨的语言,描绘了登高所见的清秋薄

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题中的“张五”指谁,历来有争议。一说指张諲。张諲曾隐居于襄阳东南三十里的鹿门山。孟浩然园庐在岘山附近,北对万山(一说兰山),因登临以望张五,并写此诗寄意。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参考资料:完善

1、 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0-61

简析

  《秋登兰山寄张五》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围绕清秋季节登高来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先写为望友人而登高,故“心随雁飞灭”。因薄暮时思念之“愁”和清秋之“兴”无法排遣,更因登高而望,只见“归村人”,而不见友人踪影,所以要相邀重阳节携酒登高而醉。全诗用极洗练严谨的语言,描绘了登高所见的清秋薄暮景
阅读全文 ∨

孟浩然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302篇诗文 ► 340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