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下载APP
推荐 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出自先秦老子的《老子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不为始,原本作“不辞”,据敦煌本改)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张弓乎 一作:张弓欤;不足者补之 一作:不足者与之;见贤邪 一作:见贤)

古文岛 APP客户端 立即打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当天下的人都知道都认为这件事是美好的话,就显露出丑来了。当天下人都认为这件事是善事的时候,就展现出恶来了。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与易相互促成,长和短相互体现,高与下相对共存,音与声互相谐和,前与后相互伴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

阅读全文 ∨

简析

  这篇文章由两个选段构成,皆出自《道德经》。第一段揭示了世界万物的相对性和相互依存关系,展现出圣人处世的智慧,启示我们要以包容和理解的心态看待世界,以无为的态度处理俗事,以不居功自傲的精神追求更高的境界;第二段以弓弦的张力为喻,形象地阐述了天地自然之道与人类社会之道的差异,以及圣人应有的行为准则。

老子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约公元前470年,一说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姓李名耳,字聃,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时期人。《史记》《后汉书》等记载老子出生于楚国或陈国,苦县(今鹿邑)厉乡(一作赖乡)曲仁里人(一说安徽省涡阳县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6篇诗文 ► 29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