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黯黯而将暮,风骚骚而渡河。
出自南北朝萧绎的《荡妇秋思赋》
荡子之别十年,倡妇之居自怜。登楼一望,惟见远树含烟;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天与水兮相逼,山与云兮共色。山则苍苍入汉,水则涓涓不测。谁复堪见鸟飞,悲鸣只翼?秋何月而不清,月何秋而不明。况乃倡楼荡妇,对此伤情。于时露萎庭蕙,霜封阶砌;坐视带长,转看腰细。重以秋水文波,秋云似罗。日黯黯而将暮,风骚骚而渡河。妾怨回文之锦,君悲出塞之歌。相思相望,路远如何?鬓飘蓬而渐乱,心怀愁而转叹。愁索翠眉敛,啼多红粉漫。已矣哉!秋风起兮秋叶飞,春花落兮春日晖。春日迟迟犹可至,客子行行终不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不顾家的浪荡子呀,与我分别已经十年了,我身居歌楼,自相怜叹。登楼遥望,只有那远处的云烟萦绕在树林间。空旷平坦的原野尚且望不见,那被重山阻隔的道路还有好几千!水和天相连一起,山与云都是同一种色彩。远处的群山莽莽苍苍,一直和汉水相连,汉水犹如涓涓细流向东流去。谁又忍心看那悲鸣着
创作背景
古今的文人创作中,常有代人立言、代客言愁的作品,萧绎这篇《荡妇秋思赋》就是这一类的作品。有人认为,这篇赋是萧绎为讽刺徐娘而作,但没有可靠的凭据。
参考资料:完善
1、
陈振鹏 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上).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758-759
赏析
这篇赋表现荡子之妇的“秋思”,作者写出了不同阶段的“思”的不同内涵和表现形态,生动地表现了闺中人对荡子的担心、思念以及焦虑、期盼、失望、悲伤之情。全赋语言浅显,色彩艳丽,描写细致,音节流畅,情意婉转。
开头部分,“登楼一望,惟见远树含烟。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中间“
简析
《荡妇秋思赋》是一篇宫体赋。此赋表现荡子之妇的“秋思”,作者写出了不同阶段的“思”的不同内涵和表现形态,生动地表现出闺中人对荡子的担心、思念以及焦虑、期盼、失望、悲伤之情。全赋语言浅显,色彩艳丽,描写细致,音节流畅,情意婉转,不着一情字,仅以高度概括的情物结构全篇。
萧绎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122篇诗文 ► 33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