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出自唐代戴叔伦的《过三闾庙》
译文沅江湘江长流不尽,屈原悲愤似水深沉。
注释沅湘:指沅江和湘江,湖南的两条主要河流。何深:多么地深。
赏析此句诗以“沅湘”开篇,既是即景起兴,同时也是比喻,骚人幽怨,好似沅湘深沉的流水,前一句之“不尽”,写怨之绵长;后一句之“何深”,表怨之深重。
原文
戴叔伦《过三闾庙》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沅江湘江长流不尽,屈原悲愤似水深沉。
暮色茫茫,秋风骤起江面,吹进枫林,听的满耳萧萧。
注释
三闾(lǘ)庙:即屈原庙,因屈原曾任三闾大夫而得名,在今湖南汨罗县境。
沅(yuán)湘:指沅江和湘江,沅江、湘江是湖南的两条主要河流。
鉴赏一
这是作者游屈原庙的题诗。此诗题一作《过三闾庙》,是诗人大历(766-779)中在湖南做官期间路过三闾庙时所作。伟大诗人屈原毕生忠贞正直。满腔忧国忧民之心,一身匡时济世之才,却因奸邪谗毁不得进用,最终流放江潭,遗恨波涛。他的峻洁的人格和不幸遭遇,引起了后人无限的景仰与同情。在汉代,贾谊、司马
鉴赏三
司马迁论屈原时说:“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诗人围绕一个“怨”字,以明朗而又含蓄的诗句,抒发对屈原其人其事的感怀。
沅、湘是屈原诗篇中常常咏叹的两条江流。《怀沙》中说:“浩浩沅湘,分流汩
创作背景
三闾庙,是奉祀春秋时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庙宇,根据《清一统志》记载,庙在长沙府湘阴县北六十里(今汨罗县境)。诗人经过此地后,睹物思人,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396
2、
李元洛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674-675
简析
《过三闾庙》是一首五言绝句,为一首凭吊诗,表达了对屈原的悲悯和同情。此诗前两句以沅湘开篇,首句之“不尽”,写怨之绵长,次句之“何深”,表怨之深重;后两句将视线放远,转写时历千载,而三闾庙旁的景色依然如昔,含蕴无尽。全诗抚今追昔,紧紧围绕“怨”字下笔,语言明朗,诗意含蓄,隽永深远,深得历代诗评家的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286篇诗文 ► 52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