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下载APP
推荐 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出自先秦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译文所以说:留住人民不迁逃,不靠封疆的国界,保卫国家不靠山川的险阻,威镇天下不靠兵器的锐利。

注释域民:限制人民。域:界限。山溪:亦作“山谿”,指山川,山河。

赏析指建设国家,保卫国家,人心向背是决定性因素。

古文岛 APP客户端 立即打开

原文

孟子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可是不能取胜,这(是)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不如有利

阅读全文 ∨

文言现象

一、通假字
(1、畔(pàn、,通:“叛”,背叛。

二、古今异义
1、城
古义:内城
今义:城市

2、池
古义:护城河
今义:水塘

3、委
古义:放弃
今义:委屈、不

阅读全文 ∨

问题探究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中心论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结论。

  本文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

阅读全文 ∨

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应该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

阅读全文 ∨

写作特色

  (1)文章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从文章末端看,孟子虽反对战争,却多次提到战争。这是为了迎合诸侯们的心理打个比方,以便有机会向诸侯们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

  (2)文章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势奔放,阐明引申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还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章语气强烈,具有说

阅读全文 ∨

赏析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

  第一段作者提出中心论点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相互比较组成。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

阅读全文 ∨

整体把握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

阅读全文 ∨

解析

  我们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合乎正义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这里,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那么,什么叫“正义”?《现代汉语词典》中说:“正义”是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这是富于现代气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义一脉相

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孟子从40岁开始,除了收徒讲学之外,开始接触各国政界人物,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此文便是孟子为宣传自己的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而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夏平生.四书五经(现代版).上海:新潮出版社,1998:204-205

简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比较,层层递进地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文章深入浅出地阐述观点,环环相扣,逻辑严密。其通过运用大量的排比手法,使论证更具说服力;行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分析精微,议论恢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