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出自两汉戴圣的《大道之行也》
译文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这叫做理想社会。
注释外户:从外面关闭的门。大同:战国末至初的儒家学派提出的一种理想社会,与“小康”相对。
赏析此句展现了理想中大同社会的样子。
原文
戴圣《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矜 同: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选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孩子,(要)使老人有终老的保障,中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
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选贤与(jǔ)能(与:通“举”,推举,选举。)
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二、古今异义
大道之行也
古义:指政治上的最高境界
今义:宽阔的路
男有分,女有归
赏析
主题思想
此文在阐明“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这里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安居乐业,且各尽所能,这里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
文中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
创作背景
《大道之行也》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中孔子的一段话。
参考资料:完善
1、
杨宏丽本册主编. 初中优秀教案 语文 八年级 上 配人教版[M]. 海口:南方出版社, 2012.06.第176页
简析
《大道之行也》是《礼记》中的一篇散文,此文是为阐明儒家思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古人追求的“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模式而作。文章首先概括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其次阐释了“大同”社会的理想模式;最后以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而进一步阐释“大同”。全文节奏分明、变化有致、不拘一格,读
戴圣
戴圣(生卒年不详),字次君,祖籍梁国甾县(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出生于梁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西汉时期官员、学者、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后世称其为“小戴”。戴圣与叔父戴德曾跟随后苍学《礼》,两人被后人合称为“大小戴”。汉宣帝时,戴圣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官至九江太守。著作有《礼记》,即《小戴礼记》传为圣编。《汉书》记载成书于汉建初七年(80年)。咸淳三年(1267年),宋度宗赵禥以其籍贯地诏封戴圣为“考城伯”。► 4篇诗文 ► 85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