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出自唐代杜甫的《洗兵马》
译文三年来横笛吹奏《关山月》,在各路大军面前草木都会生风。
注释关山月:汉乐府之曲,作者不详,原为横吹之曲,后移植而成琴曲,其曲为伤别之意,亦感慨戍边将士,征战疆场而鲜有人还之怆。万国:即万方。草木风:这里有草木皆兵之意。
赏析此句概括地写出战争带来的创伤,安史之乱三年来,笛咽关山,兵惊草木,人民饱受乱离的痛苦,诗人抚今追昔,痛定思痛,淋漓悲壮,表达出激动而复杂的心情。
原文
杜甫《洗兵马》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
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
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
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餧肉葡萄宫。
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
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成王功大心转小,郭相谋深古来少。
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气与秋天杳。
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
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
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
鹤禁通宵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
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
汝等岂知蒙帝力,时来不得夸身强。
关中既留萧丞相,幕下复用张子房。
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
征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
青袍白马更何有,后汉今周喜再昌。
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
不知何国致白环,复道诸山得银瓮。
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
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
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中兴的将领们收复了山东,捷报昼夜向朝廷传送。
黄河虽广听说一苇便可渡过,胡命危亡就像在破竹之中。
残留一座邺城不几天就可攻下,专任朔方军建立了无限勋功。
京城里尽是骑着汗血马的士兵,回纥兵喂肉在蒲萄宫。
已经欢庆皇威扫清海岱,常常想起御驾
赏析
现代的读者接触古诗,常常认为具有现实批判性的作品名篇很多,而“颂”体诗歌难得佳作。杜甫《洗兵马》是个例外。诗中有句说“词人解撰河清颂”(424—453年期间,即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河、济俱清,鲍照作《河清颂》赞美),这首诗本身就可说是热情洋溢的《河清颂》。
第一段(从“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二月,当时杜甫在洛阳。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几经奔波,往来于鄜州、长安、凤翔间。至德二载(757)九月,唐朝官军收复长安,十月杜甫携家随肃宗返回长安,仍任左拾遗。乾元元年(758)六月,杜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次年春至洛阳。这段时间两京相继克复,平叛捷报频传,杜甫认
简析
《洗兵马》是一首七言古诗。全诗共有四转韵,每韵十二句,自成段落。第一段以歌颂战局的神变开端,庆贺平叛的胜利;第二段赞扬“中兴诸将”等平叛功臣,对李豫、郭子仪等人致词赞美;第三段希望起用良臣,切保天下太平,对大好形势下出现的不良现象也有批评和忧虑;第四段写海内遍呈祥瑞,举国称贺,切望人民安居乐业,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337篇诗文 ► 2727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