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出自宋代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
译文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窃窃私语。
注释呼晴:唤晴,旧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侵晓:快天亮的时候。侵:渐近。
赏析词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呼”、“窥”等词将鸟雀的活泼生动刻画得淋漓尽致。
原文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焚烧沉香,来消除夏日潮湿的暑气。快天亮的时候,鸟雀都在屋檐下叫个不停,欢呼天已放晴。初出的阳光晒干了荷叶上昨夜的雨滴,水面上的荷叶清润圆正,迎着晨风,每一片都挺出水面。
想到那遥远的故乡,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江南一带,却长久地客居汴京。又到五月,不知家乡的朋友
赏析
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尤善于以金刻玉的手法铺叙展衍,“其音节又复清妍和雅,最为词家之正宗”(戈载《宋七家词选》)。但这首却有着不同的风貌,写得清新自然,不尚雕琢,用白描手法显示出天然本色,是清真词中少数的例外。词以写雨后风荷为中心,引入故乡归梦,表达思乡之情,意思比较单纯。
赏析三
读书求仕,是古代文人普遍的人生选择,一旦踏入仕途,便游宦四方,长期远离家乡,难免不思念故乡的亲人与风物,因此,思乡成为古代诗词中的永恒主题,最能引发天涯游子的共鸣。思乡的情怀往往借助作家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故乡景物来表达,周邦彦的这首《苏幕遮》正如此,它以荷为媒介,表达对故乡的深深眷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丰六年)至公元1086年(宋哲宗元祐元年)之间,当时周邦彦一直客居京师,周邦彦本以太学生入都,以献《汴都赋》为神宗所赏识,进为太学正,但仍无所作为,不免有乡关之思,故作此词。
参考资料:完善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006-1007
简析
这首词主要抒写词人的思乡之情,风格清疏明丽,自然清纯。其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而向荷花娓娓道出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构思尤为巧妙别致。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下片由荷花梦回故乡。全词写景、写人、写情、写梦皆语出天然,不加雕饰而又风情万种,通过对清圆的荷叶、五月的江南、渔郎的轻舟这些情景进行虚实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263篇诗文 ► 568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