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经沟渎非吾事,臣死封疆是此时。
出自宋代陈文龙的《元兵俘至合沙诗寄仲子》
斗垒孤危势不支,书生守志定难移。
自经沟渎非吾事,臣死封疆是此时。
须信累囚堪衅鼓,未闻烈士竖降旗。
一门百指沦胥尽,唯有丹衷天地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兴化军孤小危弱,势不可支,但书生守城之志,坚定不移。
轻率无谓的牺牲绝不是我的本志,为保国土战死疆场正应在此时。
应该相信被拘系的囚徒能以一腔热血涂鼓,从来没有听说烈士会竖起降旗。
纵然一家十口相继死去,只有赤忧丹心将为天地所共知。
注
创作背景
陈文龙是咸淳四年(1268年)的状元,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因反对贾似道误国而遭贬。德祐二年(1276年),元军入临安,虏宋全太后、帝㬎等北归。宋陆秀夫、张世杰、陈宜中等于温州奉益王赵昰(时年九岁)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广王昺(时年六岁)副之。五月,益王在福州即位,改元景炎,是为端宗。陈文龙复任参
赏析
首联概括战争形势的艰难和诗人意志的坚定,当时的形势是,元兵大军压境,兴化军守军力量单薄,自己独守孤城,局势艰危,难以支撑。“斗垒”说出了营垒的小而弱,以弱小的营垒对付庞大的元军,其形势的险恶不言自明。但是,诗人并没有被严峻的形势所吓倒,一个“定”字表现出他的坚韧不拔的志向。其持守忠义气节的
简析
《元兵俘至合沙诗寄仲子》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主要描写元兵大军压境,兴化军守军力量单薄,诗人独守孤城,局势艰危,之后诗人被俘也不投降。该诗表达了诗人为国捐躯的决心和坚强不屈之志;诗中化用典故,自然贴切,增加全诗的启承、顿挫之美,全诗大气磅礴,感情郁勃,这种艺术表现方式,与诗人深沉、坚毅的思想感情不
陈文龙
陈文龙(1232~1276),福建 兴化(今福建莆田)人,初名子龙,字刚中。度宗为之改名文龙,赐字君贲,号如心,陈俊卿五世从孙,抗元名将,民族英雄。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年)中状元。陈文龙深受南宋朝廷器重,出任多个重要职位,颇有成就。元军南下,在各地守将纷纷投降的背景下,招降使者两次至兴化劝降文龙,均被其焚书斩杀。后被捕,押送杭州途中开始绝食,经杭州谒拜岳飞庙时,气绝而死,葬于杭州西湖智果寺旁。明朝诏封文龙为福州府城隍,福州人称文龙为“尚书公”。► 1篇诗文 ► 4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