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下载APP
推荐 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译文想说却说不出,却说道:“好凉爽的一个秋天啊!”

注释欲说还休:本来想说,又停下不说,多用于说明情绪复杂,难以表达。

赏析一句“天凉好个秋”蕴含着词人无限难言的愁绪,词人将个人之愁与古今之愁相接,开拓出高远寥落的意境。

古文岛 APP客户端 立即打开

原文

辛弃疾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人年轻的时候不懂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道:“好凉爽的一个秋天啊!”

注释
丑奴儿:词牌名。
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因状

阅读全文 ∨

赏析二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玩

阅读全文 ∨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

  上片写少年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无愁说愁,是诗词中常见的文人习气。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而今”二字

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时间在公元1181年至1192年间,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参考资料:完善

1、 陈允吉 胡中行.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572-1573
2、 陆林编注.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07-208

赏析三

  全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上片说,少年时代思想单纯,没有经历过人世艰辛,喜欢登上高楼(层楼),赏玩景致,本来没有愁苦可言,但是“为赋新词”,只好装出一副斯文样子,勉强写一些“愁苦”

阅读全文 ∨

简析

  这首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词人至中年几经坎坷后,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鲜明对比,表达了词人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全词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构思精巧,情感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它不仅是对
阅读全文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97篇诗文 ► 1385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