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下载APP
推荐 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焚书坑

罗隐 罗隐〔唐代〕

千载遗踪一窖尘,路傍耕者亦伤神。
祖龙算事浑乖角,将谓诗书活得人。
古文岛 APP客户端 立即打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千年留下的书籍,被烧成一窖灰尘,路旁种田的农民也感到很伤神。
秦皇计算事务真是机灵聪明,以为人们读书多,就能活得比别人好。

注释
遗踪:指写在竹简、丝绢等上的诸子百家的书籍。
一窖尘:一坑尘土。
祖龙:指秦始皇。

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人类历史上的专制者各有各的愚民术和御民术,但有一招,是他们都尝试过的,那就是钳制思想,管制言论,垄断文化,推行文字狱。历史一次又一次证明,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独裁者依然前赴后继,依然自以为是地享受着“文字狱”的盛宴。关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历史上感叹的人很多,罗隐这首《焚书坑》即是其一。

参考资料:完善

1、 余党绪.古典诗歌的生命情怀: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236

赏析

  这是一首直接歌咏历史题材,表达作者议论见解的咏史诗。它跳出了一般咏史诗的窠臼,从另一个角度写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含蓄而有新意。

  诗的前两句以看似平实之笔叙说了诗人所见:当年秦始皇焚书之处历经千年,已成为历史陈迹,除去满洞穴的尘土外什么也没有了,就过路旁的农夫看到这荒凉

阅读全文 ∨

简析

  《焚书坑》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以看似平实之笔叙说了诗人所见,诗的三四句写诗人的议论,揭示秦始皇焚书的原因。这首诗匠心独运,曲折达意而又深刻有力,诗中以轻松的语气,暗露嘲讽之意,无情地鞭挞了秦始皇焚书的暴行,深刻地讽刺秦始皇的异想天开。

罗隐

罗隐

罗隐(833年2月16日—910年1月26日),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大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489篇诗文 ► 94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