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亭前两旁的古杉劲直挺拔,就像一群衣冠楚楚的官员拱立在道路两旁。渐渐地我听到青翠的山谷里传来泉水声,有如群仙从东而下,身上的佩环琤琮作响。谁能相信这座奇峰是从天竺国飞来,将千丈青壁罗列在西湖边上?这是当年神仙用玉斧削下的方壶山,现在它的来历却无人能知端详。
山上的草木都
这是一首咏冷泉亭的写景抒情词。上片主要运用拟人手法描写冷泉亭一带景物,自上而下,形象生动,下片写登冷泉亭后所见和感想,最后点明题意,寄托了作者渴望收复国土、重返故乡的深情。
上阙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来描绘冷泉亭一带的景物。从上至下,先从附近的山林和流泉曲涧开始描述。“直节堂堂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39篇诗文 ► 1692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