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下载APP
推荐 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习惯说

刘蓉 刘蓉〔清代〕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古文岛 APP客户端 立即打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代文学家刘蓉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他低下头读书,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这屋有处洼坑,直径一尺,逐渐越来越大。每次经过,刘蓉都要被绊一下。起初,刘蓉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

  一天,父亲来到屋子里坐下,回头看看

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习惯成自然,这是人人常说也人人熟知的道理。养成好习惯,一生终身受益;养成坏习惯,一辈子受害无穷。这篇文章就是作者为了告诫世人治学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于是通过自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而写的一篇文章。

参考资料:完善

1、 黄坤明主编.领导干部国学读本: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01:239
2、 (明)张岱等著.明清小品文选:三晋出版社,2008.08:245

赏析

  这篇文章通过作者少年在书房中读书的事情,告诉人们:一个人是很容易适应外物的,适应了外物,也就由不习惯变为习惯。而习惯养成之后,对外物是否合理,对外物的是非优劣,往往也就不加详察,不予追究了。这篇文章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于日常琐事中寄寓哲理,于平淡质朴中透出思想力度。

  “

阅读全文 ∨

简析

  这篇文章通过作者少年在书房中读书的事情,告诉人们:一个人是很容易适应外物的,适应了外物,也就由不习惯变为习惯。而习惯养成之后,对外物是否合理,对外物的是非优劣,往往也就不加详察,不予追究了。此文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于日常琐事中寄寓哲理,于平淡质朴中透出思想力度。

刘蓉

刘蓉

(1816—1873)湖南湘乡人,字孟容,一作孟蓉,号霞仙。诸生。少时与曾国藩、罗泽南讲学,咸丰四年,佐曾国藩幕府。十一年,受骆秉章聘入蜀,由知府擢至布政使。同治元年,在大渡河战地受石达开残部降,槛送达开至成都杀害。旋任陕西巡抚,镇压捻军及回民起事。五年,为张宗禹所败,罢归。有《养晦堂集》。► 4篇诗文 ► 13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