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查慎行〔清代〕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
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
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
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
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
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
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
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注释
①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诗人由贵州返回海宁,途径洞庭湖,正值中秋,游后作成此诗。
②霾云:阴云。蓬蓬:茫茫覆盖貌。冒:覆盖。
③敛容:改变容颜。
④冯夷宫:冯夷,神话传说中的水神,其宫殿在湖水深处。
⑤“此时”二句:骊龙,黑色的龙。《庄子·列御》记:骊龙
鉴赏
这首诗写洞庭湖的月夜景色。诗的开篇展现湖上风云变化的雄奇场面,为下面写湖光月色作好铺垫。在具体描写时,诗人用了比喻的手法,如“镜面横开十余丈”、“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句;并融会神话传说与典故,如“冯夷宫”、“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句,把月亮从初升到当空的过程,描摹得形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作者于康熙十八年(1679)以诸生身份从军,担任贵州巡抚杨雍建的幕僚。三年后自贵州回故乡海宁,船过洞庭湖作此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李炳海编著·《春梦秋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01
2、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元明清诗三百首鉴赏辞典(文通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7.04
简析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是一首七言古诗,该诗描写了洞庭湖的月夜景色。诗的开篇展现湖上风云变化的雄奇场面,为下面写湖光月色作好铺垫;在具体描写时,诗人用了比喻的手法,并融会神话传说与典故,把月亮从初升到当空的过程,描摹得形神兼备。全诗笔调轻健活泼,景象壮观宏丽,意境开阔;通篇从风收云散,写到日落月升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101篇诗文 ► 36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