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桐
王安石〔宋代〕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梧桐树天生就能长得茂盛繁密,岿然屹立,拔地高达几百寻。
接近了云霄,也不屈服,这是由于深深扎根大地的缘故。
年岁越老根越壮实,阳光越强,枝叶越显得茂盛葱郁。
清明盛世,也想着解决民间疾苦,想帝舜抚琴唱的那样,愿被砍伐制作成五弦琴
注释
创作背景
王安石常用“桐”“松”“竹”“菊”“梅”等高雅的植物来自喻、自况。这首诗明写孤桐,实际是自喻,旨在表明报效明主的决心,当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之前,而具体作年不明。
参考资料:完善
1、
王兆鹏 黄崇浩·王安石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
2、
张白山 高克勤·王安石及其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
东篱子解译·王安石集全鉴[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
4、
刘洋.王安石咏物诗剖探[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6-70
赏析
这首诗咏孤桐,是为咏物诗。但是,作者又不仅仅停留在咏物之上,而是借以自咏,咏自身之志。此诗在体裁上为五言律诗,在结构上采取了由描写和抒情两部分相结合、又相互烘托的手法进行描写,整首诗语言简单明了,意脉清晰。首联写孤桐材质之高,拔于众表。即使就一般的用材而言,也是很优越的。颔联开始转入言志:
简析
《孤桐》是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通过对根深叶茂、孤高挺直的梧桐的赞颂,诗中对梧桐的描绘,既是写实,也是自况,表达了诗人愿报效明主的决心和献身精神。诗的前三联写桐树的姿质、品性;尾联写桐树愿被砍下制成五弦之琴,比况自己有献身于世、救民富民的心意。全诗托物言志,在结构上采取由描写和抒情两部分相结合又相互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共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920篇诗文 ► 757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