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下载APP
推荐 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唐太宗吞蝗

吴兢 吴兢〔唐代〕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作。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古文岛 APP客户端 立即打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贞观二年,京城长安大旱,蝗虫大起。唐太宗进入园子看粮食(损失情况),看到有蝗虫(在禾苗上面),捉了几只念念有词道:“百姓把粮食当作身家性命,而你吃了它,这对百姓有害。百姓有罪,那些罪过全部在我(身上),你如果真的有灵的话,你就吃我的心吧,不要再害百姓了。”将要吞下去。周围的

阅读全文 ∨

简析

  此文以唐太宗吞蝗禳灾之事,凸显古代明君“以民为本”的担当精神。开篇简括灾情之重,为下文铺垫;太宗“掇蝗咒曰”的言行极具戏剧张力,展现仁君胸襟。面对侍臣劝阻,一句“何疾之避”的反诘,更将帝王“宁损己身不伤黎民”的决绝推向高潮。全文以白描手法记言叙事,使得太宗勇于担责、舍己为民的明君形象跃然纸上。

吴兢

吴兢

吴兢(670—749),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唐朝著名史学家,武周时入史馆,修国史。耿直敢于犯颜直谏,政治上颇有献替,为一代诤臣。► 13篇诗文 ► 22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