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下载APP
推荐 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

杜甫 杜甫〔唐代〕

国步犹艰难,兵革未休息。
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
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
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
韦生富春秋,洞彻有清识。
操持纲纪地,喜见朱丝直。
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
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
挥泪临大江,高天意凄恻。
行行树佳政,慰我深相忆!
古文岛 APP客户端 立即打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国家的前途命运仍然艰难坎坷,硝烟弥漫的局面持续至今仍未终止。
全国各地哀鸣之声遍布田野山川,多年不断征收的军需负担已经达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
众位官员致力宰割剥夺百姓的财富,对于人民的疾苦和需求几乎毫不关心,导致民心不安。
以各种名目繁多的方式实行

阅读全文 ∨

赏析

  这首诗前四句描绘出一幅战争连绵未断、民生哀声遍野的景致,写出了国运艰难,人民疾苦。接着四句承上启下,揭示出最严重的时弊和人民疾苦的真正根源,流露出诗人对庶官的谴责,对民生艰难的忧愤。接着八句称赞友人见识卓绝、正直无私,实则揭示封建官吏“盗贼本王臣”的罪恶本质。末四句写诗人用友谊来勉励友人要

阅读全文 ∨

简析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是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前四句描绘出一幅战争连绵未断、民生哀声遍野的景致,写出国运艰难、人民疾苦;接着四句承上启下,揭示出最严重的时弊和人民疾苦的真正根源,流露出诗人对庶官的谴责,对民生艰难的忧愤;接着八句称赞友人见识卓绝、正直无私,实则揭示封建官吏“盗贼本王臣”的罪恶本质;
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据诗中“十载供军食”句,这首诗应当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距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刚好十年。诗人观察到百姓疾苦,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慨。

参考资料:完善

1、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218-219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336篇诗文 ► 2727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