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
白居易〔唐代〕
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
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
顾索素琴应不暇,忆牵黄犬定难追。
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福祸是难以预测的,我当年离开长安有如先知一般。
当我的老同僚们白头赴死之时,我正独自在香山上游览。
官员们被害仓促,都来不及像嵇康那样弹一曲《广陵散》;为求取功名利禄在京为官,招致杀身之祸时应该追悔莫及吧。
身位重臣大宦而被人杀死,还不如作个甘贫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题中“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是“甘露事变”发生当日,但此诗不是作于事变当天。诗人于题下自注云:“其日独游香山寺。”当是白居易在洛阳听闻甘露之变中长安城内宦官作乱,李训、王涯等重要官员遭到杀害后所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莫砺锋.莫砺锋讲唐诗课.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266-270
赏析
这首诗作于“甘露事变”之后,为诗人听闻“甘露四相”遭到杀害后追记之辞,诗人对正直士人的遇难表示出深切的悲哀。首联庆幸自己居官趁早引退,颔联咏“甘露四相”同日遭戮之事,颈联感叹当灾祸到来是来不及后悔的,尾联进一步说明见机引退的必要。全诗语言精练,用典精切。
首联说自己居官
简析
《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庆幸自己居官趁早引退;颔联咏“甘露四相”同日遭戮之事;颈联感叹当灾祸到来是来不及后悔的;尾联进一步说明见机引退的必要。全诗语言精练,用典精切,为诗人听闻“甘露四相”遭到杀害后追记之辞,他对正直士人的遇难表示出深切的悲哀。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989篇诗文 ► 1886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