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吟十首·不致仕
白居易〔唐代〕
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
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
可怜八九十,齿坠双眸昏。
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
挂冠顾翠緌,悬车惜朱轮。
金章腰不胜,伛偻入君门。
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
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
少时共嗤诮,晚岁多因循。
贤哉汉二疏,彼独是何人?
寂寞东门路,无人继去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官员到了七十岁就应该退休,这在有关规章制度里是有明文规定的。
为什麽贪图荣华富贵的人像听不到这个规定一样呢?
可怜已经是八九十岁的人了,牙齿都脱落了,老眼昏花。
生命已经像晨露一样短促还在贪图名利,拥有的时光已经像夕阳一样所剩无几还在为子孙的利益操
创作背景
《秦中吟十首》是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前后创作于长安的一组讽喻诗。这组诗是作者在政治思想情绪高涨的情况下写成的。本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五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龚克昌 等.白居易诗文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75-90
简析
《秦中吟十首·不致仕》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讽刺“爱富贵”、“恋君恩”而年高不退休者。贪恋禄位是封建官吏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这种情况势必影响新人的生长、妨碍封建王朝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诗人对此现象深感不满,于是提出了官吏贪恋禄位这样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发人深思。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989篇诗文 ► 1888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