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晚起
白居易〔唐代〕
日高犹掩水窗眠,枕簟清凉八月天。
泊处或依沽酒店,宿时多伴钓鱼船。
退身江海应无用,忧国朝廷自有贤。
且向钱唐湖上去,冷吟闲醉二三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日头渐高我仍然掩着邻水之窗沉眠,此时正值枕席有清凉之意的农历八月天。
停泊的客船偶尔挨着可以买酒的小店,住宿的旁边还有钓鱼船的陪伴。
我这次离开国都去往江海说明了我的无用,操心国事朝中有的是贤能之才。
姑且前往钱塘上任去,随意吟诗悠然小醉过个二三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白居易在这一年为躲避朝廷党争自请外任,由中书舍人职出杭州刺史。这是途中所作诗中的一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唐)白居易著;赵立,马连湘选注.白居易诗选注.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145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生活的描写,不仅表达了诗人不得志的苦闷心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朝廷的怀念。诗首联点名上任的时间,颔联写夜宿酒家附近,颈联写自己退隐的心情,尾联写退居后的生活。全诗语言凝练,却将感情表达淋漓尽致。
“日高犹掩水窗眠,枕簟清凉八月天"两句写的是诗人舟中高卧的
简析
《舟中晚起》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点名上任的时间,写诗人舟中高卧的情形;颔联写夜宿酒家附近,说明诗人离开了朝廷,远离政治斗争的旋涡;颈联写自己退隐的心情;尾联写退居后的生活,这只不过是自我安慰而已。全诗语言凝练,却将感情表达淋漓尽致,表达了诗人不得志的苦闷心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朝廷的怀念。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989篇诗文 ► 1886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