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琴茶》
译文最喜爱的是那《渌水》古琴曲,茶中最爱的是蒙山茶,好似我的老友。
注释故旧:老友。
赏析此句写琴,《渌水》古琴曲,为诗人之所爱,表明了诗人平和的心境,下句写茶,“蒙山”指蒙山茶,相传西汉年间,吴理真禅师亲手在蒙顶上清峰甘露寺植仙茶七株,饮之可成地仙,诗人举此茶,以表明自己超然的思想。
原文
白居易《琴茶》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常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纷扰的世界中我安然地存在着,随心所欲地度过这一生。
自从辞官之后,春天里我常常醉意朦胧,不再读书,到老来更是悠闲自在。
在琴声中我所熟知的只有那清澈的《渌水》曲,在品茶时我怀念的老朋友是那蒙山的茶叶。
无论穷困还是显达,行动还是静止,这些总是伴随
鉴赏
白居易晚年辞去刑部侍郎的官职,赋闲东都,做《琴茶》一诗,表达了诗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观点。
首联写自己天性开朗,旷达洒脱,与官场中的风气相悖,故寄身官场屡受排挤。
“抛官”即辞官,退隐之后无早朝之扰,尽可春眠;年事已高,再无为搏功名而读
简析
《琴茶》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诗人天性开朗,旷达洒脱,与官场中的风气相悖,故寄身官场屡受排挤;颔联极写赋闲后的惬意之状;颈联表明自己超然的思想;尾联仍表达出壮志难酬的感叹和欲展宏图的期望。这首诗表面上看是诗人归隐后的洒脱之情,其实也是希望有朝一日能重返朝廷为国家作出贡献。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990篇诗文 ► 1888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