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下载APP
推荐 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出自宋代张先的《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译文有的人在水边采集花草天晚依旧流连忘返,秀美郊野上踏青的人往来不绝,牵如蚁线。

注释拾翠:古代春游,妇女们常采集百草,叫做拾翠。秀野:景色秀丽的郊野。踏青:寒食、清明时出游郊野。来不定:指往来不绝。

赏析上半句描画了人们芳洲采花、尽兴忘归的剪影,下半句呈现出人们在秀野踏青,来往不绝的景象,可谓景中有人,人为景乐,词人以浓墨重彩的笔墨,平添了许多旖旎春光,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息。

古文岛 APP客户端 立即打开

原文

张先 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吴地的青少年在江上竞赛着小龙船,游春少女们成对地荡着竹秋千。有的在水边采集花草天晚依旧留连。秀美郊野上踏青的人往来牵如蚁线。
游女们走了远山逐渐昏暗,音乐停下庭院显得寂静一片。满院子里月光清朗朗的,只有无数的柳絮飘过得无影也无羁绊。

注释

阅读全文 ∨

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游春与赏月的词。

  上片通过一组春游嬉戏的镜头,生动地反映出古代寒食佳节的热闹场面。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这里有吴地青年的龙舟竞渡的场景,有游女成双成对笑玩秋千的画面。词一开头,不但写出了人数之众多,而且渲染了气氛

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词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岁次乙卯,退居故乡吴兴的张先度过了他人生的第八十六个寒食节,写下了这首词。

参考资料:完善

1、 徐德琳,李红梅.《历代词选》.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5:70
2、 江苏省政协文史委员会.《我见青山多妩媚——人与自然主题历代诗词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304

简析

  此词既是一幅寒食节日的风俗画,又是一曲耄耋者恬静的夕阳颂。词的上片极写节日的欢乐,通过一组春游嬉戏的镜头,生动反映出古代寒食佳节的热闹场面,而热闹的景象中仍含宁静的心情;下片写欢乐后的幽静,以工巧的画笔,描绘出春天月夜的幽雅、恬静的景色。全词静中有动,意兴盎然,富于生活情趣。

张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207篇诗文 ► 160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