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下载APP
推荐 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出自唐代杜牧的《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译文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旁,寺宇时隐时现,青弋江村边,春风杨柳,轻拂桥面。

注释九华山: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有“佛国仙城”之称,山在池州青阳(今属安徽)西南,因有九峰,形似莲花而得名,为宣州去舒州的必经之处。清弋江:即青弋江,在安徽省宣城县西,长江下游支流。

赏析此句语言精炼而有味,描绘了两幅美景:一幅是悬想中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旁,寺宇时隐时现,一幅是眼前绿水环抱的青弋江村边,春风杨柳,一写山间,一写水边,一写远,一写近,静景中包含着动态,画面形象而鲜明,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古文岛 APP客户端 立即打开

原文

杜牧 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和煦的太阳照耀着大地,积雪大半已消融,解冻的路面布满泥泞,经冬的野草茁出了新芽,原野上一片青葱,马声洪亮,催促主人上路。
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旁,寺宇时隐时现,青弋江村边,春风杨柳,轻拂桥面。
你的志向像鸿雁一样鲜明,踌躇满志,而我的心情却像悬挂在空中的旗帜般

阅读全文 ∨

赏析二

  首联用明快的色调,简洁的笔触,勾画出一幅春郊送别图。这两句诗不只是写景而已,它还交代了送行的时间、环境,渲染了离别时的氛围。

  颔联,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旁,寺宇时隐时现。“九华山路”暗示裴坦的行程。眼前绿水环抱的青弋江村边,春风杨柳,轻拂桥面。青弋江在宣城西,江水绀碧,景

阅读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在写景上很成功,从中可以领略到古代诗词中写景的种种妙用。

  此诗作于公元839年(开成四年)春,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做官的杜牧即将离任,回京任职。他的朋友、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要到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潜山)去,诗人便先为他送行,并赋此诗相赠。

  

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作于开成四年(839年)春,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做官的杜牧即将离任,回京任职。杜牧的朋友,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要到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潜山)去,杜牧便先为他送行,并赋此诗相赠。

参考资料:完善

1、 陈光著.《杜牧诗赏》.北京:线装书局, 2007.04:49-50

简析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是一首七言律诗,这既是一首送别诗,又是一首写景诗。首联用明快的色调,简洁的笔触,勾画出一幅春郊送别图;颔联写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旁,寺宇时隐时现;颈联叙写行者与送行者的不同心境;尾联把“送裴坦”和诗人自己将要“赴官归京”两重意思一齐绾合。这首诗借景抒情,既表达
阅读全文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529篇诗文 ► 446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