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下载APP
推荐 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文言文/

形式:
文言文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桃花源记

陶渊明 陶渊明〔魏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陋室铭

刘禹锡 刘禹锡〔唐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岳阳楼记

范仲淹 范仲淹〔宋代〕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 通:俱)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滕王阁序

王勃 王勃〔唐代〕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爱莲说

周敦颐 周敦颐〔宋代〕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甚爱 一作:盛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醉翁亭记

欧阳修 欧阳修〔宋代〕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赤壁赋

苏轼 苏轼〔宋代〕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 通:凭)

  于是饮酒乐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石潭记

柳宗元 柳宗元〔唐代〕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珮 一作:佩)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出师表

诸葛亮 诸葛亮〔两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三峡

郦道元 郦道元〔南北朝〕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阙 通:缺;重岩 一作:重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 同:泝;暮到 一作:暮至)

  春冬之时,则素

古文岛 APP客户端 立即打开
桃花源记(陶渊明) 陋室铭(刘禹锡) 岳阳楼记(范仲淹) 滕王阁序(王勃) 爱莲说(周敦颐) 醉翁亭记(欧阳修) 赤壁赋(苏轼) 小石潭记(柳宗元) 出师表(诸葛亮) 三峡(郦道元) 师说(韩愈) 劝学(荀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 阿房宫赋(杜牧) 与朱元思书(吴均) 记承天寺夜游 曹刿论战(左丘明) 鱼我所欲也 洛神赋(曹植) 诫子书(诸葛亮) 归去来兮辞 兰亭集序(王羲之) 湖心亭看雪(张岱) 孙权劝学(司马光) 答谢中书书 马说(韩愈) 邹忌讽齐王纳谏 逍遥游·节选 大道之行也(礼记) 核舟记(魏学洢) 伤仲永(王安石) 五柳先生传 论语十二章 陈情表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 送东阳马生序(节 六国论(苏洵) 得道多助,失道寡 寡人之于国也 烛之武退秦师 过秦论(贾谊) 口技(林嗣环) 送东阳马生序 子路、曾皙、冉有 劝学(节选) 郑伯克段于鄢 两小儿辩日(列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 愚公移山(列子) 谏逐客书(李斯) 卖油翁(欧阳修) 谏太宗十思疏 咏雪(刘义庆) 破窑赋 北冥有鱼(庄周) 项脊轩志(归有光) 鸿门宴(司马迁) 唐雎不辱使命 富贵不能淫(孟子) 游褒禅山记 学弈(孟子) 后赤壁赋(苏轼) 季氏将伐颛臾 种树郭橐驼传 虽有嘉肴 河中石兽(纪昀) 过秦论·上篇 后出师表(诸葛亮) 论语十章 杨氏之子(刘义庆)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 隆中对(陈寿) 庖丁解牛(庄子) 满井游记(袁宏道) 五代史伶官传序 秋声赋(欧阳修) 陈涉世家(司马迁) 伯牙鼓琴 齐桓晋文之事 廉颇蔺相如列传 报任安书(司马迁) 逍遥游(庄周) 大学之道 冯谖客孟尝君 答司马谏议书 塞翁失马(刘安) 石钟山记(苏轼) 荆轲刺秦王 周亚夫军细柳 登泰山记(姚鼐) 捕蛇者说(柳宗元) 渔父 别赋(江淹) 祭十二郎文(韩愈) 智子疑邻(韩非) 观潮(周密) 留侯论(苏轼) 狼三则(蒲松龄) 少年中国说(节选 召公谏厉王弭谤 诫外甥书(诸葛亮) 少年中国说 秋水·节选(庄周) 童趣(沈复)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老子·八章(老子) 黔之驴(柳宗元) (蒲松龄) 屈原列传(司马迁) 齐晋鞌之战(节选 触龙说赵太后 登楼赋(王粲) 精卫填海 叶公好龙(刘向) 人间词话七则 上林赋(司马相如) 苏武传(节选) 进学解(韩愈) 始得西山宴游记 读书要三到(朱熹) 报任安书(节选) 神女赋(宋玉) 铁杵成针 书戴嵩画牛(苏轼) 公输(墨子及弟子) 自相矛盾(韩非) 吊古战场文(李华) 杞人忧天 赵威后问齐使 闲情赋(陶渊明) 夸父逐日(佚名) 张中丞传后叙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 孟母三迁(刘向) 与妻书(林觉民) 一毛不拔(邯郸淳) 世说新语·陈元方 枯树赋(庾信) 穿井得一人 揠苗助长(孟子) 归田赋(张衡)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五人墓碑记(张溥) 古人谈读书(朱熹) 屈原列传·节选 曾国藩诫子书 晋灵公不君 文赋(陆机) 登徒子好色赋 论语十二章 哀江南赋并序 朋党论(欧阳修) 为学一首示子侄 鵩鸟赋(贾谊) 守株待兔(韩非子) 子虚赋(司马相如) 囊萤夜读 刻舟求剑 卖柑者言(刘基) 愚人食盐 惠子相梁(庄周) 郑人买履(韩非) 项羽之死(司马迁) 与山巨源绝交书 宫之奇谏假道 山市(蒲松龄) 世无良猫(乐钧) 蹇叔哭师(左丘明) 张衡传(范晔) 画蛇添足(刘向) 高唐赋(宋玉) 猪肉颂(苏轼) 与元九书(白居易) 勾践灭吴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掩耳盗铃 心术(苏洵) 促织(蒲松龄) 读孟尝君传 扁鹊见蔡桓公 永州八记(柳宗元) 滥竽充数(韩非) 太上感应篇(佚名) 卜居 晏子使楚(刘向) 风赋(宋玉) 王戎不取道旁李 老子二章(老子)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 钴鉧潭西小丘记 西湖七月半(张岱) 老子四章(老子) 病梅馆记(龚自珍) 诫兄子严敦书 文侯与虞人期猎 富人之子(苏轼) 北人食菱(江盈科) 晁错论(苏轼) 吊屈原赋(贾谊) 孔子世家赞 人有亡斧者 述志令(曹操)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月赋(谢庄) 运命论(李康) 鲁仲连义不帝秦 长门赋并序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七发(枚乘) 恨赋(江淹) 蝜蝂传(柳宗元) 杂说一·龙说 北山移文(孔稚珪) 共工怒触不周山 报刘一丈书(宗臣) 黄生借书说(袁枚) 送孟东野序(韩愈) 喜雨亭记(苏轼) 潮州韩文公庙碑 父善游(吕不韦) 六国论(苏辙) 乐羊子妻(范晔) 曾子烹彘(韩非) 管晏列传(司马迁) 采莲赋(萧绎) 思旧赋(向秀) 三人成虎(刘向) 小石城山记 上枢密韩太尉书 古代文论选段 陈涉世家(节选) 与韩荆州书(李白) 杨布打狗(列子) 指南录后序 楚归晋知罃 黄州快哉亭记 传是楼记(汪琬) 与陈伯之书(丘迟) 朝三暮四(佚名) 方山子传(苏轼) 横渠四句 晏子谏杀烛邹 牡丹亭记题词 送李愿归盘谷序 答客难(东方朔) 原道(韩愈) 论贵粟疏(晁错) 大鹏赋·并序 金明池·咏寒柳 宋定伯捉鬼(干宝)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截竿入城(邯郸淳) 酒德颂(刘伶) 治安策(贾谊) 五石之瓠(庄周) 论毅力(梁启超) 放鹤亭记(苏轼) 丰乐亭记(欧阳修) 答李翊书(韩愈) 秦晋崤之战 邴原泣学(李贽) 自祭文(陶渊明) 与吴质书(曹丕) 原毁(韩愈) 祭妹文(袁枚) 雪赋(谢惠连) 论积贮疏(贾谊) 墨池记(曾巩) 超然台记(苏轼) 枭将东徙(刘向) 项羽本纪赞 苛政猛于虎 治安疏(海瑞) 封建论(柳宗元)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严先生祠堂记 周郑交质(左丘明) 答苏武书(李陵) 先妣事略(归有光) 礼运大同篇(戴圣) 柳子厚墓志铭 论佛骨表(韩愈) 胠箧(庄周) 段太尉逸事状 论语七则(佚名) 孟子三章(孟子) 文王 丽人赋(沈约) 小园赋(庾信) 马伶传(侯方域) 芜城赋(鲍照) 贾谊论(苏轼) 墨子怒耕柱子 戊午上高宗封事 美人赋(司马相如) 对楚王问(宋玉) 金石录后序 过小孤山大孤山 典论·论文(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