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下载APP
推荐 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历史诗文/

形式: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六国论

苏洵 苏洵〔宋代〕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郑伯克段于鄢

左丘明 左丘明〔先秦〕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鸿门宴

司马迁 司马迁〔两汉〕

  行略定秦地。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季氏将伐颛臾

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先秦〕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张养浩〔元代〕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人月圆·山中书事

张可久 张可久〔元代〕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荆轲刺秦王

刘向 编〔两汉〕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冯谖客孟尝君

选自《战国策》〔两汉〕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触龙说赵太后

战国策〔两汉〕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贺新郎·读史

毛泽东〔近现代〕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古文岛 APP客户端 立即打开
六国论(苏洵) 郑伯克段于鄢 鸿门宴(司马迁) 季氏将伐颛臾 山坡羊·骊山怀古 人月圆·山中书事 荆轲刺秦王 冯谖客孟尝君 触龙说赵太后 贺新郎·读史 晋灵公不君 哀江南赋并序 朋党论(欧阳修) 项羽之死(司马迁) 宫之奇谏假道 蹇叔哭师(左丘明) 勾践灭吴 西江月·道德三皇 晏子使楚(刘向) 鲁仲连义不帝秦 读史(王安石) 六国论(苏辙) 秋日湖上(薛莹) 周郑交质(左丘明) 汉宫曲(徐凝) 孟子三章(孟子) 望海潮·秦峰苍翠 四块玉·浔阳江 挽文山丞相(虞集) 子产不毁乡校 同崔邠登鹳雀楼 信陵君窃符救赵 拨不断·布衣中 湘妃怨·次韵金陵 凤凰台次李太白韵 白沟(刘因) 秋柳四首·其一 摸鱼儿·观潮上叶 古悠悠行(李贺) 梦泽(李商隐) 咏史(李清照) 庄辛说楚襄王 介之推不言禄 晋公子重耳之亡 四块玉·马嵬坡 山鹧鸪词(李白) 秋登越王台 郑庄公戒饬守臣 京口怀古二首·其 秦淮杂诗·其八 学记(乐正克) 晏子不死君难 李将军列传 展喜犒师(左丘明) 马嵬驿(温庭筠) 浣溪沙·红桥怀古 焚书坑(罗隐) 折桂令·毗陵晚眺 史记·孙子吴起列 垓下之围(司马迁) 满江红·蒜山怀古 润州二首(杜牧) 念奴娇·石头城 寺人披见文公 咏怀八十二首·其 秋柳四首·其二 浣溪沙·姜女祠 少年游·玉肌铅粉 晏子对齐侯问 骊山有感(李商隐) 江乙对荆宣王 河满子·湖州作寄 庄辛论幸臣(佚名) 项羽本纪·节选 开元后乐(薛逢) 水仙子·游越福王 郑子家告赵宣子 公子重耳对秦客 晋楚城濮之战 齐国佐不辱命 蟾宫曲·金陵怀古 夏初临·天龙寺是 次韵太守向公登楼 史伯对桓公问 兰陵王·恨之极 燕昭王求士 咸阳(李商隐) 虞师晋师灭夏阳 沉醉东风·有所感 感遇诗三十八首· 吴许越成(左丘明) 申胥谏许越成 晏婴叔向论晋季世 石鼓歌(苏轼) 襄阳古乐府·上堵 史记·孙子吴起列 长沮桀溺耦而耕 六国论(李桢)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登馀干古县城 陈涉起义(司马迁) 三顾茅庐(罗贯中) 孟子二章(孟子) 庄周梦蝶(庄周) 西门豹治邺 炳烛而学 三国志·华佗传 宋人有得玉者 鸿门会(杨维桢) 曹商舐痔(庄子) 毛遂自荐(司马迁) 资治通鉴·晋纪· 秦医缓和(佚名) 醉乡记(戴名世) 汴水·千里长河一 韩信破赵之战 浮世(陆游) 赤壁之战(司马光) 文王之囿(孟子) 追感往事五首·其 与余生书(戴名世) 杜蒉扬觯(佚名) 橘逾淮为枳(刘向) 寓言三首·其一 折桂令·拟张鸣善 曹冲称象(陈寿) 赤壁(杜庠) 割席断交(刘义庆) 读山海经十三首· 苦雪四首·其一 水龙吟·谒张子房 宋中十首·其一 邵公谏厉王弭谤 管鲍之交(司马迁) 太子晋解·节选 题燕太子丹传后 约不可失 涸辙之鲋(庄周) 商鞅立木建信 赤壁怀古(苏辙) 买陂塘·登白纻山 晋书·李密传 史记·扁鹊传 史记·商君列传 宋史·文天祥传 田忌赛马(司马迁) 出都二首·其一 双调·折桂令·席 咏史诗·汉宫 项羽(陆游) 华清宫三首·其二 晋书·王羲之传( 王顾左右而言他 祖逖北伐(司马光) 摸鱼儿·楼桑村汉 宣王好射(吕不韦) 龟山(苏轼) 新唐书·韩愈传 三国志·诸葛亮传 鲁国之法(吕不韦) 秦废封建(苏轼) 旧唐书·杜甫传 周公诫子(韩婴) 海瑞传(佚名) 越王勾践世家 举贤勿拘品行令 井络(李商隐) 子罕弗受玉 苏秦苦读拜相 文天祥就义(佚名) 蒸饭成粥(刘义庆) 惊弓之鸟(刘向) 乌江(孟迟) 卞和泣玉 孔融让梨(范晔) 齐连称管至父之乱 齐人谏靖郭君城薛 管仲破厚葬(韩非) 谢安怜翁(刘义庆) 郑败宋师获华元 史记·吕不韦列传 烛邹亡鸟 战国策·魏策四 史记·孔子世家 史记·绛侯周勃世 旧唐书·柳宗元传 黄香温席(佚名) 范仲淹传(节选) 呆若木鸡(庄周) 孟母戒子(韩婴) 岘山亭记(欧阳修) 蟾宫曲·京口怀古 成王封伯禽于鲁 贺新郎·秋夜呈芝 感遇诗三十八首· 杨修啖酪 纸上谈兵·节选 楚王好细腰(墨子) 成皋铭(吕温) 徐孺子赏月 良狗捕鼠 碎金鱼(《宋史》) 宋史·赵普传 鲁相嗜鱼(刘安) 魏武游侠(刘义庆) 魏徵状貌不逾中人 曹玮大破虏师 赤壁鏖兵(金朋说) 读管子(张耒) 南园十三首·其四 锅巴救命(刘义庆) 张释之冯唐列传 宋史·岳飞传(节 破釜沉舟 宋史·司马光传( 卧薪尝胆 史记·封禅书 杨震暮夜却金 一字千金(司马迁) 欧阳修传(节选) 陶母责子 郭伋传(节选) 明史·左光斗传( 真定怀古(陈孚) 李斯论(姚鼐) 鲁侯养鸟(庄子) 感遇三十八首·其 咏函谷关(汪遵) 心不在马(韩非子) 秦良玉传 史记·留侯世家( 感遇三十八首·其 宋史·王安中传( 晋书·王彪之传( 战国策齐策(节选 詹何钓鱼(列御寇) 文侯与群臣饮酒 一鸣惊人(司马迁) 苏武牧羊(班固) 孟子荀卿列传 韩非子·难一 史记·仲尼弟子列 韩非子·说五 顾炎武手不释卷 董叔攀附权贵 赵广不屈(陆游) 隋论(苏辙) 骊山歌(李廌) 资治通鉴·汉纪( 韩非子·难一(节 高凤笃学 廿二史札记·卷七 东观汉记·卷十( 宋史纪事本末·契 宋史·岳飞传(节 勾践卧薪尝胆 齐威王魏惠王会田 通鉴纪事本末·祖 卞庄子刺虎 齐桓公因鲍叔之荐 观三王吟(邵雍) 肃王与沈元用 准少英迈 算山(陆龟蒙) 鲁宗道不欺君 郦食其传(班固) 鉴真东渡日本 孙亮辨奸 晋书·祖逖传(节 关羽刮骨疗毒 国有社鼠 晏子辞女 三国志注(裴松之) 左传·昭公 资治通鉴·周纪( 明史·海瑞传(节 贞观政要·教戒太 旧唐书·颜杲卿传 左传·桓公十一年 元史·訾汝道 战国策·五国约而 吕氏春秋·壅塞 宋史·宗泽传(节 明史·杨最传 梦溪笔谈·官政( 宋史·杨业传 新唐书·屈突通传 史记·越王勾践世 范蠡浮海出齐 汉书·宣帝纪(节 资治通鉴·陈纪四 后汉书·酷吏列传 史记·管晏列传( 后汉书·冯异列传 后汉书·冯异列传 苏武牧羊 淮南子·道应训 晏子春秋·景公问 愚公之谷 旧五代史·后晋·